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奖”是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于2011年1月批准的国家级科技奖项【项目编码:0217】。为持续提高医学工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拟定于2020年全国青委会会议期间,举办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第二届“CCI杯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活动。为此,黑龙江省医学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组织召开了我省第二届“CCI杯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竞赛暨第二届全国“CCI杯驼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黑龙江地区选拔赛。
7月8日黑龙江省医学学会官方网站发布了医疗器械科技创新项目征集通知。活动得到了我省医务人员的积极回应,共征集到符合申报范围和要求的项目共17项,项目所在地区涵盖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我省主要地市,项目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包括了临床工程师、医生、技师以及护士等多个系列。这些参赛项目有的依托国家重大仪器研发项目,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有的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有的源自临床、构思精巧,能够为病患提供有效的帮助,甚至能够挽救众多患者的生命。这些参赛项目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充分体现了医工融合的特色,展现了我省医务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我省医工协同创新的水平。
经过专家的认真评审,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为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孙夕林教授团队的《多核素同步一体化肿瘤分子成像仪》;获得二等奖的项目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李明、全红佳等人的《一种辅助长期卧床患者保持半卧位的固定带》、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命科学中心楚振升老师的《牙科综合治疗台语音控制系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焕老师的《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获得三等奖的项目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逯代锋老师的《应用胫骨止点钻具系统行全关节镜下PCL重建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阳、陈威钢老师的《言语障碍智能交流装置》、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孟令伶老师的《低频与高频超声探头联合应用在PICC置管中的意义》。
获奖人员均表示,要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一方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的项目,另一方面要继续增强创新意识,再接再厉,争取拿出更好的成果。今后要立足本职工作,把更好地服务病患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实践中推动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和科技创意的临床转化,使自己的成果能够惠及更多的病人。本次活动有效调动了我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医学工程研发创新方面的积极性,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医工融合以及医工成果转化将迎来一个更好的明天。